【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先行指标释放暖意,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由于全国范围内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冬季北方采暖用气大幅增加,加之我省天然气全部依赖外部输入,消费峰谷差大、冬季需求量大幅高于平时,局部地区、时段天然气保供压力加大。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荣柱告诉记者,对于光伏行业补贴的逐渐减少,其实业内早有心理准备,也都在为迎接平价时代的到来做出了更多努力。钟宝申表示,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技术发展已相对成熟,同时,硅料、铝、玻璃等相关物料成本非常透明,光伏行业物料成本已相对稳定。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先行指标释放暖意,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展炜进一步表示,为推动企业发展升级,近年来,正泰在管理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推动生产环节智能转型。在由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转变的新阶段,在推进光伏行业迈向平价上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光伏人将继续直面挑战、坚定前行,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体系完善、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光伏行业迈向发展新阶段,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作出更多贡献。从制造、检验到分装、运输,从海宁传统制造工厂到杭州智能工厂,人工智能已成为正泰新能源生产制造的重要力量,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持续降本升效,为企业发展提速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全面平价上网时代的逐步临近,光伏行业应如何走好全面取消补贴前的最后一公里?在更加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应用格局下,光伏产业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领跑地位?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大形势下,光伏发电能否趁势而上占据能源格局重要地位?11月22日,多位光伏行业业内专家及企业领导者齐聚2018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智慧能源创新论坛,就光伏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开深入探讨。刚刚过去的这半年,对于我国光伏行业来说可谓刻骨铭心。

光伏行业走向全面取消补贴前的最后一公里,未来的路要往哪里走、怎么走成为此次大会讨论的重点。高纪凡指出,为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降低市场价格的同时,我国光伏行业应以光伏发电为基点,把储能、智慧配电和数字能源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以数据、智能为中心的能源共享机制(三)领跑者项目成本可支持中标价格接近火电2015年1月能源局提出光伏领跑者计划,最初在于鼓励光伏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制造发展,摆脱低端重复建设的困局。

目前,户用分布式光伏仅集中在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其他地区户用装机量仅为2-3GW。而时隔五个月后,光伏产业政策风向似乎又急转国家相关部门及时根据政策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予以调整,并在多方倾听企业呼吁后纾困。二、光伏政策U型反转事件下的产业众生相(一)制造端与应用端量价齐跌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补贴进行扩张,在整个市场大环境去杠杆的背景下,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光伏产业势必面临洗牌。近期山东省发改委向国家能源局申报《关于东营市河口区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项目无需国家光伏发电补贴的请示》,第一次提出了无需补贴的地方电站项目。

据测算,非技术成本已经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算到电价上面至少0.1元/千瓦时。而随着2016年第二批领跑者计划引入竞价机制,领跑者逐步承担起光伏发电价格发现的作用。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先行指标释放暖意,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需求呈现断崖式下降,各个环节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光伏行业呈现明显波动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34.5GW,同比下降20%;光伏制造行业也受到较大影响,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幅明显:硅料价格约46%、单晶硅片约43%、多晶硅片约55%,单晶电池片约35%、多晶电池片约50%、单晶组件约26%;一线厂商仍旧可以达到较高的开工率,而二三线厂商普遍有开工率不足甚至停产的情况。另外,在集中式光伏标杆电价每年下调的政策下,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已连续四年保持不变,在今年虽将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了0.1元/Kwh,但下调幅度远低于标杆电价;在分布式补贴下调后的环境下,户用分布式的项目回报率依旧可高达15%,其投资属性依旧很强。可逐步研究针对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光伏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贷款品种的政策,如由银政企联合打造的小企业分布式光伏阳光贷项目即由上海市政府为加快解决当前分布式光伏面临的融资难题而采取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项目平台。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分别承担配额制落实主体责任、组织责任和消纳责任,履行清洁能源消纳义务。

由于工商业项目电价相对来说较一般较高,随着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部分项目在工商业直接售电模式下,已经能够形成较好的投资回报率。(四)给予光伏产业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模式,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走出去支持光伏企业。与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相比,绿证交易的优势在于周转速度较快,当年即可入账,不存在拖欠情况,能够显著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现金流水平和盈利水平,以确保补贴退坡的同时,光伏产业依然得以稳健发展。领跑者项目通过引入竞价机制与地方政府通过承诺给予土地、接入、消纳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发电成本的下降,降低企业的非技术成本,从而降低中标电价。

项目主要利用地方的盐碱地,建设光伏电站供应附近的化工园区。(一)拖欠的光伏补贴影响产业链正常运行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补贴资金缺口明显,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获得补贴,增加了全产业链资金成本,特别是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业务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市场波动易导致行业风险快速聚集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先行指标释放暖意,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据测算,非技术成本已经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算到电价上面至少0.1元/千瓦时。领跑者项目通过引入竞价机制与地方政府通过承诺给予土地、接入、消纳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发电成本的下降,降低企业的非技术成本,从而降低中标电价。

(二)户用分布式光伏地域延伸性与投资性强近日,国家能源局的专业人士表示,国家层面认可户用光伏指标单独管理,和工商业分布式区分开,并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户用分布式光伏的有序发展。二、光伏政策U型反转事件下的产业众生相(一)制造端与应用端量价齐跌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补贴进行扩张,在整个市场大环境去杠杆的背景下,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光伏产业势必面临洗牌。5-31新政的核心就是要尽快建立一个平价上网的光伏市场,平价上网是新政的目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之路,但调价应有明确的时间窗口,并做好长远规划,并与产业成本结合,循序渐进,逐步落实;同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也有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信用政策,支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年中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纸文件瞬间将整个行业带入冰点,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制造业价格及下游的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均显著下降;但时隔五个月后,光伏市场又传来积极信号,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对光伏市场的态度开始趋于好转。(二)东西部供需矛盾导致弃光限电仍较严重西北地区消纳能力有限,外送又受到配套的输电线路限制,与常规能源的竞争关系是弃光严重的主因。据测算,5-31时已明确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已超1200亿元。

建立电力现货市场,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困扰多年的清洁能源进入市场后面临的弃风弃光问题。受近期两次会议中习总书记亲自点评光伏行业发展、未来光伏十三五规划将被修改、户用市场有望重新启动、央行及各个地方力挺我国民企等一连串重大利好的影响下,发展前景看似不明朗的光伏市场又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令人猜想光伏政策是否已触底回暖、光伏行业能否解决历史问题,迎来根本性反转?三、光伏行业后续政策导向与发展重点(一)再生能源配额将逐步替代财政补贴近期,相关部委为光伏行业的消纳、补贴问题,提出了发电权现货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证等进一步解决办法,表明政府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态度。

(三)过高非技术成本导致光伏企业负担仍较重技术的进步使得光伏电池、组件等成本不断下降,但是与光伏技术无关的成本,如土地成本、电网接入成本等在加速成为制约光伏系统成本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可逐步研究针对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光伏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贷款品种的政策,如由银政企联合打造的小企业分布式光伏阳光贷项目即由上海市政府为加快解决当前分布式光伏面临的融资难题而采取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项目平台。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需求呈现断崖式下降,各个环节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光伏行业呈现明显波动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34.5GW,同比下降20%;光伏制造行业也受到较大影响,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幅明显:硅料价格约46%、单晶硅片约43%、多晶硅片约55%,单晶电池片约35%、多晶电池片约50%、单晶组件约26%;一线厂商仍旧可以达到较高的开工率,而二三线厂商普遍有开工率不足甚至停产的情况。另外,在集中式光伏标杆电价每年下调的政策下,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已连续四年保持不变,在今年虽将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了0.1元/Kwh,但下调幅度远低于标杆电价;在分布式补贴下调后的环境下,户用分布式的项目回报率依旧可高达15%,其投资属性依旧很强。

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如下:(一)5-31新政提出降规模减补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2018中国市场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俗称5-31新政,通知宣布下调2018年光伏建设规模指标,同时下调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严苛程度超预期。东、中、西部协同消纳市场没有形成,省间交易存在壁垒,输电通道建设滞后于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加上现有电网调峰能力及灵活性不足,西北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造成西北部地区弃光限电严重,东西部供给不均衡。由于工商业项目电价相对来说较一般较高,随着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部分项目在工商业直接售电模式下,已经能够形成较好的投资回报率。未来户用装机还要继续往北走向山东、辽宁,往南走向福建和广东等省份,因此整体需求仍有很大空间。

光伏领域中,通威、隆基、正泰、特变电工等龙头企业董事长参加会议并坦陈行业面临的困难。2018年对于光伏产业来说是个极不平常的一年,简单来说,光伏产业政策年内经历了一次U型反转。

关于土地租金的交付,有些地方甚至要求一次性缴纳20年的租金,;一些地方仅征用耕地占地费和土地使用费就给企业一次性要增加几千万元的费用,这些成本无疑使光伏企业的成本负担加重不少。一、2018年光伏政策U型反转事件梳理在延续早前对光伏产业积极支持的政策引导下,今年中多部委突然发布了5-31政策,光伏市场陷入冰冻期;近期,国家又有意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商讨光伏产业规划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与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相比,绿证交易的优势在于周转速度较快,当年即可入账,不存在拖欠情况,能够显著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现金流水平和盈利水平,以确保补贴退坡的同时,光伏产业依然得以稳健发展。目前,户用分布式光伏仅集中在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其他地区户用装机量仅为2-3GW。

(一)拖欠的光伏补贴影响产业链正常运行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补贴资金缺口明显,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获得补贴,增加了全产业链资金成本,特别是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业务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市场波动易导致行业风险快速聚集。从收入端看,在国家大力推动工商业电价下降,减轻企业负担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基金附加金额短期难以大幅上浮;而支出端,由于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快速下降导致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快速上升,光伏电站装机量增长迅猛,导致补贴资金缺口不断增大。例如第三期基地里最低电价是青海格尔木的光伏领跑基地,电价为0.31元/每千瓦时,比当地的煤电标杆电价还要低4.5%,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平价上网之路已触手可及。(三)国家能源局研究调整光伏产业规划11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座谈会,商讨十三五光伏行业的发展规划调整,包括:(1)2022年前光伏都有补贴,补贴退坡不会一刀切;(2)十三五光伏目标要提高,可以比210GW更积极一些,十三五规划的光伏装机目标有望调整至超过250GW,甚至达到270GW;(3)加快研究制定并出台明年政策,国家能源局将重点加速出台2019年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对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4)认可户用光伏指标单独管理,和工商业分布式区分开,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户用分布式光伏的有序发展。

建议国家能源局授权或组织成立户用光伏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研究制定出台户用光伏系统及设备规范、标准及体系,规范光伏产品的市场准入,如对户用光伏市场可不进行指标化管理,充分考虑户用光伏电站分散和规模小的特点带来的营销和运维成本高的实际情况,在补贴上采取差别于工商业分布式电站的管理方式;同时,商业银行也可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如将审批该类项目遇到的难点先行提出,将其解决方式融入到政策的规划中,进一步推动户用光伏的发展。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分别承担配额制落实主体责任、组织责任和消纳责任,履行清洁能源消纳义务。

(二)地方政府出台地方补贴支持9月17日,浙江省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发电应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江省内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2018年继续实行电量省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0.1元/千瓦时,与国家建设指标脱钩。项目主要利用地方的盐碱地,建设光伏电站供应附近的化工园区。

为解决补贴缺口问题,我国2017年2月就已提前推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鼓励居民通过认购绿证的形式自愿承担一部分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其核心在于发电企业和超额完成考核任务的消纳方可以通过出售绿证获得增量收益。目前,部分工商业直供电项目已具备摆脱补贴能力。

贸易摩擦
独家翻译 | 电子垃圾公司在新加坡和法国开设电池回收工厂发展储能系统